
俄罗斯在“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演习结束后不久,宣布成功试射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飞行距离达1.4万公里。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视察联合部队集群某指挥所时提到配资行业查询,“海燕”已完成决定性试验。此前,普京曾表示西方没有防御这种武器的手段。

导弹专家李文盛分析认为,俄罗斯此时公布“海燕”试射成功的消息是向美国传递信号,表明俄在新型核武器投掷平台研制上不断取得突破,战略核力量将继续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球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俄军方此前只公布了“雨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部分细节。

报道指出,普京在与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及各集群指挥官举行会议时表示,“海燕”是一款独一无二的产品,要使其投入使用还需大量工作。普京已下令为“海燕”部署准备基础设施,并明确其武器级别及潜在用途。格拉西莫夫汇报称,“海燕”于10月21日完成了1.4万公里的试飞,且未达到能力上限。该导弹性能特征使其能够保证在几乎任何距离上对受到严密保护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海燕”导弹长约10米,重达6吨,可携带核弹头,由小型气冷核反应堆驱动。普京在2018年国情咨文中正式披露了这种武器的存在,称其具备无限射程,可以根据敌方反导防空系统部署进行规避,近乎无敌。“海燕”导弹在2017年底进行了陆上首次试射,试验表明小型反应堆在飞行中达到了预定功率水平。有报道称,欧洲东北部和美国阿拉斯加州探测到的核辐射升高现象与“海燕”导弹的试射有关。
从俄罗斯公布的照片来看,“海燕”导弹采用四棱尖拱形弹头和矩形截面弹体,中部设置了大展弦比上单翼,有助于提升导弹射程。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称,这种核动力导弹能在空中滞留几天,必要时可绕地球飞行,轻松绕过防空区,从任何方向进入敌方领空。
李文盛建议,对于俄罗斯来说,核动力巡航导弹最吸引的地方在于近乎无限的射程,这样导弹可以规划飞行路径,绕过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反导部署。俄军事专家谢尔盖·克托诺夫指出,现代雷达无法对“海燕”导弹进行探测和拦截,它发射后可以像幽灵一样瞬间出现和消失。阿列克谢·列昂科夫认为,“海燕”的主要作用是在俄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后,再打击敌方指挥所或军事基地等。
其实核动力巡航导弹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当时美苏都启动了相关项目,但由于技术原因未能成功。美国曾在1957年启动SLAM核动力巡航导弹项目,但因多次试射失败最终下马。
俄罗斯此次公开“海燕”试射成功消息的时间与俄举行核力量演习仅相隔4天,外界认为这并非巧合。俄罗斯22日举行了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战略核力量计划内训练演习,普京通过线上方式指挥演训。尽管俄方强调此次演习为例行性演习,但张弘认为,俄罗斯此时展示核力量具有强烈的战略威慑意味。
李文盛认为,俄罗斯公开“海燕”试射成功消息除了展示强化战略核力量的决心配资行业查询,也为俄美《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增加谈判筹码。普京此前曾表示,俄罗斯不会卷入军备竞赛,但会把核力量维持在必要水平。美国总统特朗普回应说,俄罗斯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不合适”,并呼吁俄方结束俄乌冲突。
伯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